|
|
|
中國海洋大學在海水污染物檢測傳感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http://www.30066174.buzz 2020年11月20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
11月17日,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明崗課題組在國際頂尖材料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線發表了題為“Tuning interfacial energy barriers in heterojunctions for anti-interference sensing”(《調控異質結界面能壘實現抗干擾傳感》)的研究成果。在海水污染檢測領域,通過創建一種抗海水干擾的傳感機制,為解決常規傳感技術因海水干擾大而失效的難題提供了新的方案。
應國家海洋強國建設需求,建立海水實時在線監測技術體系成為國家重大需求。然而,由于海水鹽度高、組分復雜,用于淡水的傳感器普遍因受海水干擾大而無法用于海水檢測。我國高端海水檢測裝置90%以上依靠進口,海水干擾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海水污染檢測技術發展的“瓶頸”,開發抗海水干擾的在線檢測技術迫在眉睫。
課題組采用商用金屬絲進行層層組裝形成界面勢壘層和吸附層,利用半導體界面勢壘作為交叉因子創建了物理-電化學融合的新型傳感機制,實現了抗海水干擾。這種復合金屬絲電極可實現fM精度的重金屬檢測水平,并且穩定性好,耐海水沖刷,適合在線使用。該成果為解決海水污染物檢測的“卡脖子”問題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對海洋污染監測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
中國海洋大學為論文第一作者單位,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海洋大學創新交叉團隊培育計劃、中國海洋大學協同創新計劃等項目資助。
|
關于中國海洋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30066174.buzz)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